校园麦黄粒粒飘香,四川南充这所学校收麦了
(资料图片)
00:31王倩 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风吹麦浪,新麦飘香,5月4日上午, 四川南充高中临江校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收割人群,他们顶着烈日,挥舞镰刀,忙着收割成熟的小麦,以一堂特殊的劳动实践课,迎接“五四”青年节。
大假期刚过,南充高中临江校区春锄园里,一簇簇饱满的金黄麦穗在阳光下熠熠生光,麦香扑鼻。学校共有两个班的责任地种麦子,小麦成熟了,同学们很兴奋,和老师一起收割。镰刀是学校买的,筛子、梿枷等农具是从附近农村借来的。劳动老师讲完注意事项后,同学们捞脚挽裤,下地割麦了。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手持镰刀,俯下身子,一把一把割下麦秆,成堆摆放田间,再搬运到临时搭建在学生生活实践基地旁的“打麦场”。同学们收割小麦的动作虽然不熟练,但在劳动老师的指导下,干起活来毫不含糊。大家分工协作,很快就将整片麦田的小麦都收割完了,还仔细拾起掉在地里的麦穗,珍惜每一份劳动的成果。
在麦田旁边的空地上,同学们用梿枷打麦,在一次次有节奏地拍打下,麦粒跳落出来,暴晒、入袋。麦秆则被送往南充高中高坪校区的养蚕基地,成为蚕宝宝们舒适的“家”。
在树荫下乘凉休息的间隙,南充高中学工处副主任刘鱼海老师为同学们讲了小麦在中国历史上食用方式的演变,还分享了自己小时候收割麦子的劳动经历。高2022级5班的杨云茜同学说道,“第一次割麦子我感到过程是艰辛的,但也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切身体会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含义。”
据了解,南充高中秉承“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在全省率先打造集户外耕作基地、智慧农业大棚、生活技能培训基地、种桑养蚕基地于一体的综合劳动实践基地,率先与特殊教育学校资源共享,合作共建,探索出普特融合的劳动教育新路子,相关经验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