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兴:专家来了,产业活起来了
新华社济南7月30日电(记者高天)“上面种的是葡萄,下面栽的是红薯,一个大棚两份收益。”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庞家镇的葡萄种植园,几名正在修剪秧苗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么新鲜的种植方法,以前大家想都不敢想!”
(相关资料图)
2022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来到庞家镇。经过详细考察,他们认为这里土质疏松、保湿能力强,适合葡萄种植。在他们的建议下,当地决心转变传统种植方式,并相继整合了周边19个村的零散土地和资金。今年3月,这片70余亩的葡萄种植园完成建设。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助理研究员黄晓庆以兼任“科技副镇长”的形式,负责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与庞家镇的合作。她说:“地方有对种植技术的需求,我们有技术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我们属于‘双向奔赴’。”
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庞家镇的葡萄种植园,农户正在修剪秧苗。新华社记者高天 摄
从大棚的设计、搭建,到葡萄苗的培育、修剪,每逢葡萄生长的关键节点,黄晓庆都会现场指导。“土挖多深、苗朝哪个方向、地表湿度维持在多少,都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黄晓庆说,以前庞家镇种植果蔬,亩收益在4000元左右;引进优质葡萄品种后,预计亩均产值可达7万元。在她言传身教下,一些村民也成为葡萄种植的“土专家”,学会科学种地。
2018年,博兴县面对新兴产业发展活力不足、人才结构性短缺等困境,探索以“科技镇长团”的方式进行柔性引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们走家串户,摸清各镇街和企业的需求,再由政府出面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沟通协调,达成合作意向的专家便加入‘科技镇长团’。”博兴县人才服务促进中心主任孙魁介绍。
在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化验操作。新华社记者 高天 摄
山东滨州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环糊精产品,广泛用于医药、日化等领域。2022年12月,公司聘任南开大学教授陈湧为“科技副总”。今年,双方共开展两次线下交流和四次线上研讨,合作推进了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研发,进展顺利。
“有政府引荐和担保,我们合作起来更加顺畅且有底气。企业获得了先进技术,实现生产工艺的升级,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得以落地和推广,真正实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陈湧说。
商用厨具生产企业山东京都厨业有限公司在转型中曾面临产品更新换代、智能化升级等一系列发展难题。2022年,公司引进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张彦彬担任“科技副总”,为企业带来了转机。
山东京都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盼江正在演示智慧厨具操作系统。新华社记者 高天 摄
“今年初,团队研发的一项技术,实现了手机对厨具的远程控制,提高了设备智能化水平,每年可为我们增加3000万元以上的收入。”公司总经理赵盼江说。
探索实施“科技镇长团”机制五年来,博兴县已累计从省内外的65所高校中选聘了127名专家、教授为“科技副镇长”和“科技副总”。为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博兴县今年组建8个“产业链博士团”,为产业规划建设和转型升级出谋划策。
“如今,博兴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2.76%,人才队伍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成效逐渐显现。”博兴县科技局局长郑永平说。